国产精品自拍合集_国产成年人_在线视频你懂得_夜夜爽天天爽 - 韩国三级视频在线播放

兒童劇拿高科技作賣點孩子們買賬嗎

文章來源:錢江晚報發布時間:2017-07-13 12:22:20點擊:
      “觀眾席會有人工降雪,大家不要穿太貴的衣服哦”、“雙層幕3D多媒體技術, 怪獸 可能就在你身邊”……如果告訴你,上面兩句是兒童劇的宣傳語,是不是有點驚訝,這年頭連兒童劇都這么先進了?!

沒錯,這是今年8月即將在杭州演出的多媒體科幻探險兒童劇《地心游記》的賣點,滿滿的高科技元素。

事實上,高科技、多媒體,確實已經成了近幾年國內兒童劇的發展趨勢,按照一位演出商的話來說,以前都是木偶、人偶,“現在不想辦法跟高科技沾點邊,都不好意思去宣傳。”而從杭州這兩年暑期檔的兒童劇來看,掛著“高科技”招牌的項目占比同樣不小。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些終究是促進票房的噱頭,大多數家長還是會有自己的判斷標準:“內容好不好,有沒有教育意義,才是關鍵。”

會下雪會變氣味

兒童劇拿高科技作賣點

嚴佳男今年5歲,去年看了西班牙3D交互創意兒童劇《嗨!大鯨魚》之后,纏著爸媽一個問題問到現在,“舞臺上沒水,那條鯨魚是怎么游來游去的?”

主打3D效果的《嗨!大鯨魚》,去年在浙話藝術劇院演出后,引起不小反響,有家長還在幼兒園群里討論這部劇,“舞臺效果確實好,關鍵是逼真”。

隨便一搜,從2015年到現在,各種掛著“3D”、“高科技”、“多媒體”前綴的兒童劇,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城市的各個劇場。

僅杭州一座城市,就有《阿拉丁神燈之沉睡精靈》、《嗨!大鯨魚》、《愛麗絲夢游仙境》等十多部“高科技兒童劇”。

都是怎么玩的?

以《嗨!大鯨魚》為例,運用“舞蹈藝術語言和3D立體影像技術,實現虛擬與現實的創意交互”。嚴佳男的媽媽描述,就是“感覺各種海洋生物漂浮在眼前”。

還有今年3月在廣州演的科幻劇《海底兩萬里》,特效組成員Jack告訴記者,為了呈現最好的3D動畫效果,他們特地請來了曾為BBC制作專題片的導演。色彩斑斕的珊瑚叢、巨大兇猛的章魚……整個劇場就是一個深海世界。而每一場,都有被嚇哭了被抱出去的小觀眾。

8月份要在杭州魔方劇場演的《地心游記》,則會在觀看過程中營造“漫天飛雪”的效果。主辦方還特別提醒——“請家長和小朋友不要穿淺色衣服和名貴衣服。不過人工降雪無毒無異味,不會過敏,盡管放心。”

這還不算,去年在重慶,甚至出現過“4D嗅覺高科技兒童劇”。這部由法國原創的《瑪麗糖果屋》,有4種不同氣味會在演出中變化,讓孩子能感受到“森林”、“海洋”等不同的味道。

家長最看重的

還是劇本身的教育意義

遙想十年前,兒童劇剛剛進入市場化運作的階段,木偶是最常見的一種形式。

再往后,人偶劇逐漸占據主流市場,白雪公主、丑小鴨、匹諾曹歷險記等經典劇,幾乎每年都會翻排無數次,但還是能吸引一批又一批孩子走進劇場。

如今的“高科技外衣”,既是時代發展的進階性產物,更多的還是營銷噱頭。“出新”的意義,還是為了票房。

對于演出商來說,打高科技牌,成本上升是必然,所以要么提高票價,要么增加場次攤薄成本。對比2010年和2016年,杭州的兒童劇平均票價上升了大約200元,固然有物價變化的因素,但像3D制作、等離子投影等新玩意,對制作方來說同樣是“迫于形勢”的投入。
        尤興華是浙江大船文化的總經理,公司現在每年平均能在全國做到400場左右的兒童劇。即便如此,尤興華還是很焦慮,忙著聯絡最頂尖的聲光電制作團隊,“只有不斷自主研發出最有新意的東西,才不會被市場淘汰。”
        不過,對于家長們來說,倒也不是完全吃“高科技”的套路。

“劇本好不好,臺詞怎么樣,有沒有教育意義。我們不會因為一堆天花亂墜的高科技宣傳語,就盲目買單。”一位家長說。

所以對于兒童劇的制作方來說,打磨一個好IP,似乎是更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