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劇的種類?
文章來源:北藝兒童劇團發布時間:2016-05-08 17:58:38點擊: 次
1、兒童小話劇
什么是話劇呢?話劇就是說話的戲劇。話劇是從西方傳入東方的,但西方人并不把話劇叫做話劇,而就叫做戲劇。所以現在看來,“話劇”這個詞兒,是中國人發明的。兒童話劇為什么前面要加一個“小”字呢?恐怕有“話劇短小”的意思;還有“小孩演的”的意思吧!
那么,什么叫兒童小話劇呢?概括地說,它就是以簡單的臺詞和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的戲劇樣式,篇幅短小,矛盾沖突單一,表演接近生活化。
現在,有些先進國家的兒童劇已有了輝煌的成就,他們把兒童劇當作教育工具,用兒童劇來教育廣大的兒童。當然,在教育的同時也應當注意兒童情趣,應該寓教于樂,否則,孩子們是不會喜歡看的。寫話劇也應該注意這些。
中國40年代時,有一些小學就演過董林肯先生寫的話劇《小主人》。這個話劇寫的是有幾個小孩在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下,失去了父母,成為孤兒,流落街頭;寫小學生們義演、義賣玩具,救濟難童。演出當中,后臺配有童聲獨唱,歌詞的最后喊出"救救孩子"。看后,真是感人心弦,催人淚下。
再有,當代兒童劇作家于德義寫的《迷宮歷險》也很有新意。這個兒童劇寫的是五個孩子突然神秘地失蹤了。他們的命運牽動了千家萬戶的心……這五個孩子究竟上哪去了呢?原來他們被困在迷宮般的山洞里找不到出口。為了尋找出口,他們研究對策;為了尋找出口,往日的冤家對頭重歸于好。漫長的6天6夜過去了,食物已全部吃光了,該怎么辦呢?這五個生活在糖罐里的幸福孩子,在這險惡的困境中,在這生死的關頭,他們的品德、友誼得到了極其嚴峻的考驗。這個兒童劇,采用了時空交替變換、意識流和夢幻等手法,非常吸引小觀眾。看后,能教育小觀眾如何去對待友誼和生活。這個兒童劇有兩個特點:一是戲劇背景新奇,溶洞迷離曲折、奇峻怪異,讓小觀眾看了覺得"夠味兒"。第二是具有濃厚的驚險色彩使劇中的人與自然,人與人的矛盾沖突顯得更加緊張。
2、兒童小歌劇
兒童小歌劇是以歌唱為主,又與詩歌、舞蹈等多種藝術手段相結合的戲劇樣式。也可以說它是以歌唱為主,以少量舞蹈來敘述故事表達人物思想感情,有時也夾有少量對白的戲劇樣式。歌劇比話劇更多一些詩情畫意和音樂成分,情節更加集中,結構更加嚴謹。
兒童小歌劇必須富有兒童情趣,我們說的兒童情趣就是兒童獨特的志向趣味。有的人認為兒童情趣就是喜劇性,就是逗樂子。這種理解范圍就狹小了。其實,兒童情趣應該包涵兒童的喜、怒、哀、樂各種色彩的感情。只不過,他們的喜怒哀樂的感情內容與方式和成年人不一樣罷了。
60多年前,中國兒童歌舞劇的創始人黎錦暉先生創作的兒童歌舞劇《小小畫家》就很有特點。這個歌舞劇的內容是:一位母親,請了三位家庭教師教自己的獨生子讀經書。一天,這個獨生子正跟鄰居的小朋友玩游戲,玩得正高興時,被他的母親叫去念《千字文》、《百家姓》了。他不愛念,跟母親辯論、耍懶。后來,三位家庭教師來了,他倒睡著了。他的小女朋友推醒他,家庭教師叫他背書,他請小女朋友提示,還是背不下來。便干脆亂背一氣。家庭教師們很生氣,輪流教訓了他一番。突然,三位家庭教師發現了小女孩,便追出去了。他又睡著了。三位家庭教師回來時,看見他的書桌上有幾張畫,以為是名家畫的。但是中間夾了一張三位家庭教師的畫像,使他們非常吃驚。他們便討論這些畫是不是這位獨生子畫的。鄰居家的小朋友又來了,這位獨生子又在畫畫,他還邊唱邊畫。這時,三位家庭教師又來了,他們看見了,證實了他是一個很有天才的小畫家。于是便因材施教,鼓勵他用心學畫,希望他成為一個小小畫家。
《小小畫家》是黎錦暉在思想內涵和藝術技巧上結合得較好的代表作。這部歌舞劇,運用幽默詼諧的情節,抨擊了封建教育制度,鞭笞了舊教育制度對兒童心靈的摧殘,呼吁教育要改革,要因材施教等等。
這部歌舞劇,在藝術上也很有特色。鄰居的三個孩子,分別戴狗、貓、鴨的面具,模仿狗、貓、鴨的動作和叫聲;他們與小畫家對唱猜謎歌,生動活潑。家庭教師三人也各具不同的性格,在圍著教訓小畫家時,唱詞都采用短促有趣的節奏,加強了幽默的諷刺感。
40年代,北京的一所小學里就演過《小小畫家》。麻煩的是,鋼琴還要搬到后臺伴奏,不像話劇那么方便。記得,當時演小畫家的演員偏偏畫畫不好,導演只好請美術老師用粉筆淡淡地在黑板上畫了許多小動物,好讓演小畫家的演員在臺上照著黑板上的樣子描著畫。當時,下面的觀眾都沒看出來,都在臺下夸獎說:“哇,這個小演員畫得真好。”
這個歌舞劇演完后,轟動了全校。同學們都在下面唱:“我的名字也叫狗,狗就是我,我就是狗。”直到現在,40多年過去了,這兩句歌詞,當年的同學們還會唱。可見當時這個歌劇對孩子們影響有多大。
3、小童話劇
小童話劇是用擬人的手法賦予花草樹木、飛禽走獸以生命,展現優美童話故事的戲劇樣式。比起話劇與小歌劇,童話劇的歌舞成分,魔幻手法,更富有詩情畫意。例如任德耀寫的《馬蘭花》,就是一個優美的童話劇。劇中的人物除了王老爹、媽媽、小蘭和大蘭外,還有貓、小松鼠、喇叭花、狗尾巴草、馬蘭花、樹公公、兔子姐姐、兔子妹妹、梅花鹿媽媽、鹿娃子、猴子和小鳥。都是些童話中的人物。這個童話劇寫的是:王老爹掉進了大坑里,被花神馬蘭花救了。王老爹要謝他,花神馬蘭花說,你不要謝我,如果你愿意的話就把你的女兒大蘭和小蘭嫁給我一個。王老爹說,我回去問問她們。臨別時,花神馬蘭花遞給王老爹一朵神花,說道,如果你哪個女兒愿意嫁給我,就將這朵神花送給她。王老爹回到家里,先問大蘭愿意不愿意嫁給馬蘭花,大蘭反問王老爹,馬蘭花富裕嗎?王老爹回答說,他什么也沒有,就他自己。大蘭聽了后便搖搖頭說不愿意嫁給馬蘭花。王老爹又問小蘭,小蘭回答說,馬蘭花救了爹爹,我當然愿意嫁給他。于是王老爹就將那朵神花送給了小蘭。不久,馬蘭花就和小蘭結婚了。婚后小蘭回娘家,帶的禮物很豐厚。大蘭見了非常后悔。這時,他們家養的貓就為大蘭出了壞主意。犬蘭拿走了神花,將小蘭推進河里,自己裝扮成小蘭回家了。花神馬蘭花發現回家的小蘭變了,很兇惡,不喜歡小動物便產生了懷疑。后來才知道小蘭被大蘭害了,在神花的幫助下,小蘭從河里走出來,花神馬蘭花終于又見到了小蘭。這部大型童話劇演出后,轟動了50年代的中國劇壇,而且還多次在蘇聯、日本和歐洲各國演出,使中國的兒童戲劇也能夠躋身到國際劇壇上,為國爭了光。
在校園里,就可以選擇一些這樣的童話劇來演,孩子們是會喜歡的。
4、兒童快板劇
兒童快板劇是以快板形式說臺詞的戲劇樣式。演員除了用快板的方式敘述臺詞外,還可以有話劇對白,形式比較活潑生動,舞臺形式與話劇近似。演這種劇更能鍛煉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使他們口齒清楚,說話流利。
5、兒童朗誦劇
兒童朗誦劇是詩劇的一種,是以詩體和韻白寫成的劇本。朗誦劇經常與人物雕塑造型結合表演。可把劇中的事跡分成若干片段,每一片段凝聚成一個畫面,由演員扮演各個角色組成一組群像般的雕塑造型,每個片段換一個造型。可以由一人或多人在旁邊朗誦敘說。這么演比較容易,效果也比較好。胡景芳寫的《雷鋒叔叔幫助我們找回了……》就是一幕韻白劇,人物對話富有音樂美。
6、兒童啞劇
兒童啞劇又叫默劇,是以動作和表情來表達劇情,而不允許說話的戲劇。演員的面部表情和形體動作都必須極度夸張,演起來很有幽默感。啞劇可用音樂伴奏,動作不必像舞蹈那樣優美而富于節奏感。例如《板凳上的釘子》就是一個很好的啞劇。
7、兒童活報劇
活報劇就是“活的報紙”的意思。它是一種能即時地反映校園中或社會上時事的戲劇。這種劇的人物大都富有漫畫式色彩,可以諷刺校園和社會上的不良現象。這種劇活潑幽默,孩子們喜歡看。
8、兒童獨角戲
兒童獨角戲是由一個演員扮演的戲劇。這種戲完全是依靠演員和假設的不存在的對手互相對話或交流感情的戲。
9、兒童小戲曲
兒童小戲曲是采用戲曲的虛實結合的假定性手法來結構劇本,運用戲曲曲牌來填寫唱詞的戲劇。可以反映校內外的生活。演這種戲難度較大,但是它可以使學生了解祖國優秀的文化遺產,并具有這方面的審美能力。